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

往後看

這幾天大三大肆的學弟妹都如火如荼地準備著考試,
眾人都是初體驗,究竟傳說中的大體跑台以及病理玻片考試如何進行呢?

考古題配合共筆一頁翻過一頁是大四的寫照,
找答案就已經焦頭爛額了,遑論吸收歸納書本中的知識,
至於好好閱讀Robbins這本好書恐怕就是天方夜譚了。

圖譜配合共筆一頁翻過一頁是大三的模樣,
他們尚未經過醫學院考試的洗禮(大二下還不夠看....),
因此比大四更加誠惶誠恐,
逢學長姐便會問老師怎麼考,希冀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。

而我想說的也十分簡單...

早在你們踏入這幢建築時,學習上早已沒有光明。

這是醫學系學生的悲哀,被大量知識填塞,
許多人無法忍受生活被這些東西左右,依靠著共同筆記存活著,
只因為這是讓自己的生活多些色彩的最好方式。
學習的方式的確生病了,
但並因卻不在學生身上。
老師,你們給學生的啟發在哪裡?

我從大一上開始自己讀原文書,
自己鍛鍊到現在也已經五年有餘,
雖說閱讀速度還不能望老外之項背,但也足夠應付大大小小的課堂了。
途中也有非常挫折的時候,
(譬如大一下修心理學,期中考低於班平均= =a)
(大一上普生也是考的亂七八糟= =+)
不過最後都撐過來了。

原因不是我比較厲害,而是我覺得......
原文書的作者比較好溝通,不會隨便扯爛騙騙學生,
圖表也都很詳細,還讓你慢慢研究不會"next, next"一直跳投影片,
(Berne的後半本除外,那種寫法已經到了一種無可復加的瘋狂)

每年都在觀察,究竟有什麼人可以挺得住老師們的摧殘,
最後仍然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醫學與其他領域的一切呢?
(榮晋是其中一位~:p)
希望這樣的比例越多越好,
希望大家都可以懷抱著稍微高興一點的心情讀喜歡的書,
希望以後大家當老師的時候可以盡量讓學生有興趣......
希望......

往後看,不倚老賣老的話,其實還有蠻多趣味之處。

沒有留言: